Document

寅西村关工委组织开展“传承农耕文化”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3-06-20 浏览:1820 来源:江苏少年网
分享

6月16日,启东市阳镇寅西村关工委组织青少年开展“传承农耕文化”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

农耕文化是乡村社会留存的独特文化,蕴藏着几千年来我们先辈们,在农业进程中付出的艰辛和智慧,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普及,大部分农具都已淘汰闲置,中华民族灿烂的农耕文明只能在书本上找到,青少年不识农具、逐渐不懂农耕是什么。

“哇!是!”“我第一次看见真的牛。”“好大的牛呀!”在志愿者的带领下,青少年们终于看到了心心念念的水牛,激动欢喜却又不敢靠近。

。”水牛扭头看着雀跃而来的青少年,轻轻叫了一声,似是打了个招呼。

 水稻田中,水牛拉着沉重的犁铧细细耕耘,水混着巴翻腾,掀起道道土色的“泥花”。农户跟在水牛后面,扶着犁铧、卷着裤腿、踩着“泥花”,水牛和农户,迈着矫健的步伐,翻开一笼笼清香的沃土。

“小朋友们知道吗?在距今大约7000年前的中国东南滨海和沼泽地带,野水牛就开始被中国原始社会的先民驯化了。经过1000年的驯化,野水牛逐渐演变成了普通牛,体积逐渐变小,性格逐渐温顺,可以轻易被人们驱使。经过夏商周时期,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们国家开始大量使用牛耕技术,这是人类社会进入一定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陆亚辉声情并茂地向青少年们讲述着社会变迁中的牛耕文化。

看完了耕牛,陆亚辉带着青少年走向另一片稻田,“水牛耕好了地,农民伯伯就开始播种,不久就会长出绿油油的麦芽哦。”“农民伯伯好辛苦呀。”一望无际的稻田,青少年们站在田埂上,看着稻田里的农户面朝黄土背朝天,播种繁忙。

一粒粒稻田种子,静待发芽,农耕文化的传承之花,在所有青少年心间绽放。西村关工委)

编辑  严勇

3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