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主题教育 文章详情

坞港村关工委厚积地方红色文化做深关爱工作

发布时间:2021-04-09 浏览:1923
分享

红色文化资源是青少年励志的“营养”、成长的“钙品”。盐城市亭湖区盐东镇坞港村关工委,充分挖掘整合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做深对下一代的关爱工作。

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盐阜大众报》和亭湖区委的《亭湖报》,分别开展了红色文化寻访活动,陆续刊登了盐城市128个以烈士英名命名的镇村烈士的缅怀文章。每期报纸一到,村关工委五老总是逐篇剪贴并制成活页,然后再根据需要翻印二三百份,分发给村内的孩子,给他们宣讲系列红色故事,把孩子的思想带入抗日烽火和解放战争的烟云之中,去感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凛然正气与初心坚守,在潜移默化和自觉警醒中,淬铸继承传统、求学报国的应有之“魂”。

上图为坞港村关工委完整收集的盐城市128个烈士命名镇村烈士的事迹追忆文章


整理收集英烈追忆文章,为“铸魂”提供最靠近最入心的红色资源。与坞港村相邻的桂英村,是有着“黄海之滨刘胡兰”之誉的革命英烈刘桂英的故乡。刘桂英的事迹与刘胡兰有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出自贫困农家的女性,都是共产党员,都牺牲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还乡团之手,都是为了保护党组织和同志宁死不屈。生命的可贵无人不知,但刘桂英在棍棒抽打、利刃割皮削肉的惨烈中,为什么能咬紧牙关大义凛然呢?带着这个问题,坞港村关工委两任同志,十多年中寻访了数十名知情的老人,摸清了她从佃户丫头到巾帼英雄的鲜为人知的成长历程,填补了地方历史资料上没有的系列事迹介绍文章,先后在江苏省纪委《党的生活反腐倡廉版》《盐城晚报》《亭湖报》和《盐城广播电视》上发表。随后,“五老”们又把这些介绍给孩子,让孩子们明志,使卓有成效的“铸魂”工作,从一群孩子再到一村的孩子延伸。

上图为村关工委同志挖掘和撰写的刘桂英烈士鲜为人知的事迹文章


追忆先烈的“铸魂”文章,如同浸润着烈士的鲜血,更是给孩子灌溉语文知识的范文。坞港村关工委一班人利用大多是退休教师的优势,在指导孩子阅读中做活“赋能”工作。让孩子的思想,进入每篇稿子的字、词、句、章之中。村关工委“五老”自己掏钱,购置了最新版字典,以及多种报刊。上级相关文化宣传单位也多年不间断地寄赠有关文学丛书,共同将对下一代的赋能工作往实里做和深里做。 (浦津淙)



8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