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艾草香
苏州市吴中区独墅湖实验小学
三(9)班 张语涵 小记者证号:J250235
三(11)班 吴安雅 小记者证号:J250240
三(6)班 胡稚致 小记者证号:J250229
指导老师:马倩倩
人间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与妈妈参与了一项特别的亲子活动——制作艾草香囊。
活动现场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布料、晒干的艾草和各种颜色的丝线。妈妈们挑出好看的布料给我们示范香囊的缝纫方法。只见她们将布料对折一下,剪成了小正方形。然后把香囊的挂绳放在折边里,用针缝牢固。妈妈们的手很灵巧,线针一上一下间就处理好了第二条边。接着她们又挑了好看的流苏,用针线固定到香囊的角角上。最后,她们从第三条边处把香囊翻过来,往里面填入一点棉花,放些艾草、薄荷等香料,又捏捏棱角,缝好第三条边。不一会,一个精致的小香包就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这下,书包上又多了一个精致的特殊挂件啦!
我们跃跃欲试,学着妈妈的样子,小心翼翼地裁剪布料,缝制边缘,搭配流苏,填充药草和棉花。制作艾草香包的过程并不复杂,但却充满了乐趣与挑战。我们小心翼翼地穿针引线,但打结时却费了不少功夫。这还不是最打击人的,妈妈们的针在布料上灵活穿梭,仿佛一只轻盈的小虫,而我们的针脚却歪歪扭扭,像小蚯蚓在爬行。妈妈们笑着重新整理缝得歪七扭八的“小口袋”,安慰说:“第一次缝成这样已经很不错啦。”
当然,同行的小伙伴中也有高手,她不仅制作好了香包主体,还在布料上绣了一根竹子,虽然歪歪扭扭,但是也别有一番韵味。
等我们将艾草灌入香包,缝上口袋,独一无二的香囊就做好了。
香囊蕴含古人用艾草祈福、驱蚊的智慧。而我们的香囊记录了与家人共度的温暖时光,承载了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编辑 骆宁宁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