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用“小萝卜头”烈士的精神砥砺青少年成为新中国明天的栋梁

发布时间:2019-09-05 浏览:13230
分享

用“小萝卜头”烈士的精神砥砺青少年成为新中国明天的栋梁


江苏少年网讯  一门三烈,天地动容!著名红色经典《红岩》中描写的共和国最年轻的革命烈士“小萝卜头”及其父亲宋绮云、母亲徐林侠英勇就义70周年之际,邳州市关工委于9月4日上午在八路镇“小萝卜头”纪念馆举行纪念活动,“小萝卜头”哥哥宋振镛应邀出席并为邳州市八路实验小学、宋圩小学300多名师生和小记者作了题为“传承红色基因,争做三有新人”的报告。

今年9月6日,是宋绮云、徐林侠、宋振中英勇就义70周年。“小萝卜头”宋振中是江苏、也是共和国最年轻的革命烈士。为了让故乡人民永远怀念他,邳州市八路镇在风景秀丽的岠山脚下兴建了“小萝卜头”纪念馆。参加活动的人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纪念馆。佩戴鲜艳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们在展示“小萝卜头”宋振中和其父母被捕后关押在重庆“白公馆”“渣滓洞”、贵州息烽集中营、贵阳麒麟洞秘密监狱惨遭迫害的200余幅图片和部分实物面前,久久驻足,向这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共和国烈士默默致敬。

邳州市关工委主任衡敦亚 、副主任刘汉超,八路镇党委书记曹祥青、镇长汪辉,镇党委组织委员、关工委主任王晓冬,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夏兆永等领导出席活动。

“小萝卜头”纪念馆是江苏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邳州市关工委传承红色基因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挂牌基地。作为地处邳州的中小学校,这里自然地成为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课堂。邳州市关工委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红色资源,精心策划、组织对青少年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记者通过采访和到学校实地察看,发现“小萝卜头”已成为学生们敬仰的“偶像”,许多学校开展了沿着“小萝卜头”足迹前进的主题活动,有的在学校操场树立起“小萝卜头”的塑像,有的布置了“小萝卜头”故事绘画文化墙,有的将“小萝卜头”的故事用石刻镶嵌在校园,有的建立“小萝卜头”等红色故事图书室,有的组织“小萝卜头”活动社团,有的在“小萝卜头”纪念馆组织少先队员入队仪式,有的组织团员青年在此宣告誓词等众多契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华诞。当年,“小萝卜头”一家三口牺牲在新中国成立前20几天。本该与新中国共成长的“小萝卜头”,牺牲时年仅9岁。邳州市关工委在开展“传承爱国主义、争做三有新人”主题教育时,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对孩子们讲“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一道理,将会更加入脑入心,更加激发热爱党、热爱新中国的自觉性。为此,他们要求在主题教育中,讲深讲透新中国70年的辉煌成就,讲深讲透革命前辈为建立新中国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讲深讲透家乡最小烈士“小萝卜头”在狱中跟随父辈与敌人斗争的事迹,并且从年初就开始策划了在“小萝卜头”牺牲纪念日举行一场传承红色基因报告会。

用弟弟“小萝卜头”烈士的精神,砥砺生活在新中国阳光下的青少年一代,使之成为共和国明天的栋梁,这一直是兄长宋振镛的最大心愿。“小萝卜头”的五哥、今年84岁的宋振镛说,“小萝卜头”的狱友、《红岩》中的“疯子”华子良很早就带着他到处宣讲“小罗卜头”的事迹,并多次勉励他说,你作为哥哥,应该让更多的孩子知道“小萝卜头”。“我当然责无旁贷!”1997年宋振镛在北京退休后,到各地学校、企业、社区讲“小萝卜头”和父母的事迹,如今已经作了6000多场次报告演讲,整理编写出版了17万字的红色回忆书稿《一门三烈》。邳州作为父母和弟弟“小萝卜头”的故乡,这些年他多次回到这块给他温暖的土地。这次,当他接到邳州关工委的邀请,虽然年事已高,但他二话不说,一口应承下来。在接受江苏少年网记者采访时宋振镛深情地说,弟弟“小萝卜头”如果活下来,现在已经是古稀之年了。所以,我更要让生活在红旗下、成长在新中国的千千万万青少年明白,我们要热爱新中国、热爱共产党,努力成为国家明天的栋梁,这样才能告慰先烈,不负当下!

邳州青少年学生是“小萝卜头”纪念馆的常客。每年清明节或逢重大节日,这里都会聚集他们的身影。纪念馆馆长杜祥永告诉我们,纪念馆专门成立了“青少年思想引导红色教育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八路镇党委、政府领导和驻地学校领导、少先队辅导员。八路实验小学侯光跃老师说,他经常作为带队老师领着学生和小记者到“小萝卜头”纪念馆参观,有的学生虽是多次到纪念馆,但他们每次都神情肃然,每次听讲解都一样动情。尤其是《关心下一代周报》小记者,他们不仅是受教育者,也是记录活动的采访者,他们受教育严肃认真,当小记者有模有样。八路实验小学六(5)班小记者宋新奥告诉记者,他今年是第2次来纪念馆,每次都很激动,都很受教育。在听了宋振镛爷爷的报告后,在“小萝卜头”塑像前,他拉着宋爷爷的手说:我今年比“小萝卜头”还大2岁,请问宋爷爷对我有什么希望吗?宋振镛亲切地对他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做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小萝卜头”和许多革命先烈就会感到欣慰的。此时,簇拥在宋振镛身边的孩子们齐声歌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校园上空。

(网宗 凌雪峰 刘汉超)

19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