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五老事迹 文章详情

一个耄耋老人的十年“普法”情结 ——记“启东市首批十佳家庭普法站”站长袁鸣飞

发布时间:2016-07-27 浏览:3804
分享

 一个耄耋老人的十年“普法”情结

——记“启东市首批十佳家庭普法站”站长袁鸣飞

 

一个年逾八旬的老人,自2007年5月创办家庭普法站以来,已举办普法宣传教育辅导班307期,来参加学习的少年儿童达4972人次。他这种坚持10年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义务办班抓好法制宣传,引领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有力举措,被当地人们传为佳话。

他就是江苏省启东市东海镇星宏村退休教师袁鸣飞。

1997年春暖花开的季节,从教35年的袁鸣飞离开三尺讲台光荣退休,回到该镇星宏村。老袁的妻子也是一名小学退休教师。现在他俩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而且在外发展得很好。因此,以往一直忙忙碌碌的老夫妻俩,现在一下子变得清闲无事,感到有些不习惯。为了寻找一份有意义的事做做,夫妻俩决定重操旧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义务办班。既抓道德教育、又抓文化学习,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就这样,他们就在家里腾出1间客厅,购置好课桌、黑板, 2007年5月26日上午,袁鸣飞家庭校外教育普法辅导站开班了,并当即迎来邻近的4位小学生。

袁鸣飞说,对于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来说,道德教育才是最重要的。因此,他将“德育教育放头条,文化知识要辅导,文体活动开展好,老少相聚乐淘淘”作为办班宗旨,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他还自费订阅了多种报刊杂志,给孩子们讲法律知识。尤其是袁鸣飞订阅的上海《故事会》月刊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大家被书中“法律知识故事”深深吸引,月刊一到,大家争相传阅,爱不释手。结合该镇文明创建活动,他还印发“八荣八耻”、《二十字行为规范》、《10种不良行为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等材料,要求孩子们遵纪守法,文明礼貌。

每年寒暑假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孤单的季节。袁鸣飞就组织村里的留守儿童编排法制文艺节目,然后欢聚在村公共服务中心,以文艺汇演的形式向爷爷奶奶们展示家庭普法站学习的收获,其精彩的节目赢得阵阵掌声,许多爷爷奶奶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好事不出门,美名随风传。不到3年时间,袁鸣飞家庭校外教育普法辅导站参加人数也从开始之初的东西组来的四五人、现在双休日、寒暑假发展到南北埭的40多人。为了便于及时与学生家长的教师联系,袁鸣飞还建立了学生、家庭、学校的联系卡,与学生家长和学校教师取得联系,优势互补,形成合力。

为了适应教育需求,老袁在家中添置台球台和图书室。他的小儿子看到父亲上课地方小、就主动让出楼下大厅做教室。大儿子还给父亲买了数码相机。妻子杨惠英经常一起给孩子辅导功课、讲故事、开展娱乐活动,从而使家庭普法教育搞好得有声有色,孩子们喜闻乐见。

袁鸣飞在抓普法教育办班的同时,还善于做一人一事的思想教育工作。2008年国庆节,有一个村民找到袁鸣飞,告诉他前几天家里200元钱不翼而飞,本想报警,但怀疑是自己上小学六年级的侄子拿的。袁鸣飞听了一直惦记着这件事。隔了几天集中学习,老袁特意辅导《二十字行为规范》、《10种不良行为是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等材料,并对其中一节“偷拿家中钱财也是不良行为”进行重点阐述,然后要求孩子们对照检查、汇报。学习结束后,老袁还将这个孩子留下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谈心、教育,最终孩子哭了,认识到错误,而且还承认了过去多次拿过叔叔的钱。当天,老袁领着这个孩子找到其父母,既要求他的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鼓励孩子改正错误,又要让孩子去叔叔家当面认错还钱,保证以后金盆洗手。后来孩子改邪归正,表现很好,现在已经参军入党。对此,孩子的父母、叔叔对袁教师再三感谢:“要不是教师的及时教育帮助,使孩子改正错误,如果让其发展下去,就会走上犯罪道路。”

2014年春天,他从《启东日报》上看到一则“有人电捕鱼触电身亡”的新闻,他就向自己的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指出这不但不安全。而且还是一种违法行为。同时,袁鸣飞听人反映当地有个青年也经常用电瓶捕鱼器捕鱼,周围群众对此颇有意见。一天上午,老袁就借故找到这位青年的父亲聊天,先讲述《启东日报》这则《电捕鱼触电身亡》的新闻,并指出其种种危害,然后希望老人来做做其儿子的思想工作,不要再到沟河捕鱼。老人见袁鸣飞言之有理,过后找来儿子给予严肃批评教育、使其认识错误。后来此人卖了电捕工具,决心悔过自新,从而维护了当地社会治安、促进了农村养鱼业的健康发展。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袁鸣飞退休以后,他关爱留守儿童,创办家庭普法站,为引导孩子们健康成长不辞辛劳、成绩显著而赢得了党和人民的充分肯定与高度评价。10年来,袁鸣飞同志他先后被评为启东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南通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校外辅导站先进工作者,启东市“十大杰出老人”。2014年,袁鸣飞的家庭普法站获评“启东市首批十佳家庭普法站”称号。(启东沈晖)

6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