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记启东市汇龙镇关工委秘书长王士瑜

发布时间:2016-07-19 浏览:3770
分享

王老师的“爱心私塾”


 

6月17日,刚一走进王士瑜简朴的屋舍中,就听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朗朗跟读声。2个留守儿童,整齐地坐在书桌前,跟着王士瑜诵读书写在一块简易木黑板上陆游的《示儿》。

王士瑜今年75岁,退休前是启东市汇龙镇文化技术学校的一名教师,退休后任汇龙镇关工委秘书长。2013年的一个雨夜,善成新村的住户老黄带着孙子小凯敲开了王士瑜家的门,“王老师,你看我这上二年级的孙子小凯有两道数学题不会,我和他奶奶大字不识一个,儿子、儿媳妇都在外地打工,我们想教他难啊,请你教教他。”老黄急切地说。正在吃晚饭的王士瑜赶忙放下饭碗,给小凯认认真真地讲了起来,谁知道这一讲便改变了这位退休老教师的生活轨迹。

送走爷孙俩后,王士瑜越想越觉得不是滋味,想到身边的留守儿童,他心生疼惜。孩子在“白发族”的看护下,虽然不愁吃穿,但教育却成了大难题。“我得知小区里还有个孩子和小凯一样,也是由爷爷奶奶照看。”从事教育工作26年的王士瑜决意要发挥余热,为这两个孩子做一点事,哪怕再苦再累他也愿意。

每天上午,虽然小凯和小滔去学校上课了,但王士瑜仍是很忙碌,整理课桌、准备教材、批改作业,一刻也不得闲。“我得做好准备工作。”虽然满头白发,但他步履矫健,丝毫看不出已是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

王士瑜介绍,每天下午放学后,小凯和小滔先到他家做作业,等所有作业完成后才回家。周六和周日白天都在他家,做完学校布置的作业后,他会根据每人的实际情况安排补充练习。就这样,这一做就是3年。

“留守儿童学习属于‘看天收获’,有人管好一点,没人管就差一些。除了督促和辅导孩子完成作业,还得想办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王士瑜说,“过去我从事教育工作时就爱琢磨,自创了一套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互动互学中提高学习效率。”如今,小滔和小凯在他的耐心辅导下,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看到孩子们的进步,他格外欣慰。 (摘自6月21日《启东日报)


1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