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教育,不妨给学生台阶!

发布时间:2018-09-06 浏览:476
分享

教育,不妨给学生台阶!


    麦克劳德在英国上小学时,一天,突然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便和几个小伙伴逮住一条狗杀掉了。没有想到杀掉的是校长最宠爱的狗。校长罚他们画一幅狗的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他们知道自己惹了大祸,便费力地画好了两张图交给校长。校长杀狗的事便就此了结了。麦克劳德非常感激校长,在画图过程中也深深体会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此发奋学习,以后成了著名的解剖学家,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未成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是非观念尚未成熟的时期,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或者处理方法欠妥是难免的。但是,少年学生向善的本性需要成年人加以保护,教师不能因为孩子犯错误就把他们当成坏孩子看待。可以肯定地说,麦克劳德偷偷杀死校长家的狗时,可能认为这不过是一场好玩的游戏而已,一定没有意识到自己犯下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会受到多么严厉的惩罚。如果作为成年人的校长肆意放大这种错误,对麦克劳德当面训斥,甚至用拳脚相加、照价赔偿的办法进行惩罚,那么,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就一定会少了一位伟大的生物学家。出人意料的是,这位校长独辟蹊径,采取了一个高明的“惩罚”办法,让麦克劳德画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结构图。这一“惩罚”措施与常规做法大不相同,之所以说它高明,是因为这一“惩罚”不但使小麦克劳德认识到杀狗的错误,并懂得了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且还使他学到了相关的生物学知识,培养了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可谓一箭双雕。

    一次,一个学生上课玩手机,我按照校规把这个学生的手机没收了。而且按照相关规定,班主任要将手机上交,然后由学校通知家长前来领走。可是下课后,这个学生一直缠着我,希望我不要交上去,他非常害怕学校通知家长引来的连锁反应。看到这个学生可怜巴巴的样子,我忽然“心生一计”。我想,这项规定的目的不是要让学生把主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吗?我何不稍稍变通一下,把这个手机当成一个砝码,和这个学生谈一谈“条件”。于是,我说:“咱们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来上课。而你不仅把手机带到学校,还在上课时候玩手机。按照校规,我必须上交,让你家长来领走。”这个学生更加紧张了,于是我话锋一转:“看在你是初犯的情况下,这一次,我可以不把手机上交,但手机要先放到我这里。”这话让这个孩子眼睛一亮。

    我又说:“不过,能不能拿回手机,那就要看你的表现了。”这个学生忙问:“什么表现?”我说:“你先去把你的课本拿过来。”这个孩子赶紧去把他的课本拿了过来,我翻阅了一下,发现他的课本非常干净,上面基本上没有标记,一看就知道没有用心听讲。于是,我故作生气地说:“看看你的课本,这么干净。有的同学书上圈点批注非常多,你却连一个词都没有画过,可见你上课都在干什么了!”这个孩子头垂得更低了。

    我接着说:“现在,你既然想不让我上交手机,你就得回去复习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然后来回答提问。如果你能够顺利地答出来我所问的所有问题,就可以暂时不上交手机。如果你不能完成我布置的任务,那我就按照校规把手机交上去,让家长来领走。”

    这个学生非常高兴,然后他便回去复习了。一周以后,他按照我所说的时间到办公室来找我。我翻开课本,对讲授过的内容进行提问。发现他掌握得还不够牢固,就让他回去继续复习,并且声明,如果一周以后还不能达标,我就把手机上交。

    过了一周,这个学生又来找我了。这次检查的结果,比较令人满意,于是我便没有上交手机。接下来,我还有一个意外的发现,由于这一段时间他的历史学科课程复习非常认真,结果在一次测验中居然考了一个挺不错的分数!此后,在我的课上,他竟然像变了个人似的,再也没有出现过违纪行为,再也不是个“看客”,而是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参与课堂活动。到了学期末我把手机还给了这个学生。但是我言明,今后如果再让我发现同样的问题,我就必须上交了。

    由此使我想到,虽说惩罚是教育的一个基本手段,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但惩罚不等于“体罚”,更不等同于以伤害学生自尊心、侮辱学生人格为表现形式的“心罚”。当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失误时,教师要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准确把握惩罚的时机,采取科学的惩罚方法,使学生既能认识到错误,又能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的道理。作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碰到违反纪律的学生,这会让人感到非常头疼。实际上,如果我们灵活一些,就会发现,学生违纪的时候,往往也是我们对其进行教育的有利时机。这时教师可以从教育的目的出发,开动脑筋,发挥教育智慧,不妨给学生台阶,与学生谈一谈“条件”,甚至“讨价还价”,增强对学生的约束力,以便达到单纯处罚达不到的教育效果。

    教育,不妨给学生台阶!                        (嵇粉兰)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