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发布时间:2018-06-15 浏览:2088
分享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下午好!

首先,请允许代表《关心下一代周报》泰州市海陵学校小记者站对大家前来参加我校“小记者班”结业暨成果展示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

我校《关心下一代周报》小记者站建立于2016年10月,学校重视小记者站的建设,把“小记者行动”列为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拟定“小记者行动”活动计划,配备了两名辅导员老师,定期开展活动。通过组织小记者“研学旅行”采风、参加“我的梦•中国梦” 演讲比赛、故事大王争霸赛、“爱心跳蚤市场”、参观海军纪念馆、游览田园牧歌等活动,使“小记者行动”达到了启智慧强素质的工作目标。

为充分发挥和放大“小记者行动”这一教育资源,2017年9月,学校把“小记者行动”列入活动课程,少先大队和小记者站创新思考,釆用开设“小记者培训班”的形式,使之常态化。首期培训班吸纳小记者学员40名,每周四下午培训一节课,同时适时组织全校百余名小记者参与听课或相关活动。培训班开班以来,本地作家陆泉根、资深摄家孔令挥、泰州“十佳名嘴”李杰成、戏剧家焦志强、知名淮剧演员袁伯鸿、《关心下一代周报》记者邓园老师、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魏爱芳老师等,先后走进培训班宣传十九大精神、讲授文学创作、摄影技能、阅读采访等专业知识和“青春期心理”指导,并与小记者进行互动。今年4月27日,小记者站组织小记者围绕习主席全票当选国家主席激动人心的场面、人大代表的职责、国家领导人面对宪法庄严宣誓的时刻、‘脱贫’奔小康的目标” 等话题,采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特级教师吉桂凤老师。丰富多彩的培训形式,让小记者足不出户就能学习和了解多方面的知识,同时,通过与名人专家的互动交流和习作练笔,既开拓了视野,又提高了综合素质。听了知名淮剧演员袁伯鸿先生的讲座后,小记者王裕洋说道:“淮剧大师袁伯鸿爷爷为我们讲述泰州戏曲的特色以及戏曲发展的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收获颇丰。”资深摄家孔令挥先生跟小记者们交流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小记者,小记者张心怡说:“孔爷爷讲的课让我了解了摄影新闻的基本知识,以及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的应具备的素质。”泰州“十佳名嘴”李杰成先生走进校园,以表演的形式宣讲十九大精神。小记者郑浩谦观看后说:“李爷爷表演的快板《走进世界的中国梦》,使我们小记者看到了祖国和家乡的巨大变化,激发我们青少年为报效祖国而努力学习的热情。” 更让人值得留恋和难忘的是小记者们采访全国人大代表吉桂凤老师的那段场景,气氛十分热烈,流畅而标准的双语和大方又有礼貌的提问,一点儿也不亚于电视上的新闻发布会。既将爱党爱领袖、尊重宪法的教育融为一体,又展示了经过培训实践后小记者的“专业”风采。

更为可喜可贺的是经过名人专家指点后,小记者班学员的釆访习作能力有了明显提升。40名学员完成习作211篇,其中,小记者刘思宇同学获《关心下一代周报》组织的“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演讲比赛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王钧怡、毛正瑀、李昕可3名小记者分获二三等奖。另有数十名小记者采写的各类活动44篇习作,分别被《关心下一代周报》、《江苏少年网》、《海陵学校报》釆用。为留住小记者们这段难忘的经历,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根据学校领导提出的要求,我们将“小记者班”学习实践活动的素材汇编成《童眼看世界》这本小集子。这本小集子,图文并茂,有小记者学习实践活动的图片,也有小记者被媒体采用的习作,韩校长亲自挥毫为封面题字,本土作家陆泉根老师作《序》。陆老师的《序》中写道:“不要小瞧了这本孩子们的习作集,若干年后,假如,我们的身边能冒出一个毕飞宇,记住,这本小集子就是他梦想的起点。”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开设《关心下一代周报》“小记者班”,是我校活动课程的创新尝试,没有现成的经验借鉴,也没有学习参照的案例,为什么会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呢?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一是《关心下一代周报》的领导和记者的呵护。《关心下一代周报》杨晓勤主任对我校“小记者班”的各项活动予以全程跟踪指导,一年来,她先后4次亲临我校与学校领导、辅导员老师以及小记者交流,记者邓园老师走近我校给“小记者班”授课,与小记者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记者张玫滢老师多次到活动现场实地采访,助推 “小记者班”按计划有序进行。二是区关工委领导的关心。每逢“小记者班”活动遇到困难时,区关工委的领导总是热情相助,牵线搭桥,保证了“小记者班”活动的如期进行。三是社会各界名人专家的支持。应邀为“小记者班”授课的十位老师大多是社会各界的名人专家,他们阅历丰富,不拿架子,一请就到,而且精心备课:有的制作了ppt,有的授课前到学校与小记者一起彩排节目。他们这种为下一代服务的的热心和务实精神,令人感动,值得我们后生效仿和点赞。四是学校领导的重视。从筹划“小记者班”到每项活动的具体实施,学校主要领导韩校长、高书记都亲自过问,明确要求,并多次参加小记者活动,分管校长全程参与,使“小记者班”较好地完成了预期拟定的活动课程计划。

回顾“小记者班”走过的历程,小记者们日渐成长,收获满满;同时也给我们小学教育“如何开发和完善适合孩子们需求的活动课程” 深深的启迪:要使“渠”“清如许”,必须有“活水”。有了“活水”,“活动课程”就有了活力;有了“活水”,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就会带来更多的希望。今后,我们一定对“小记者班”的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反思,不断探究,创新举措,使“小记者班”的工作成为学校“活动课程”建设的特色,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又一亮点。(《关心下一代周报》泰州市海陵学校小记者站辅导员  杨 淑)

(此稿为杨淑在《关心下一代周报》“小记者班”结业暨成果汇报会上的发言)

5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