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人物专访怎么写?

发布时间:2018-05-30 浏览:1167
分享

人物专访怎么写?

小记者在参加报社组织的采访活动时,是不是会有需要采访一位同学、老师或者是校长?这其实就是人物专访。人物专访是一种类似小报告文学的新闻形式。近几年来,报刊上经常刊登这类文章,很受读者的喜爱。不仅是记者,许多文学爱好者也常把写人物专访作为社会实践和练笔的机会。

那么人物专访应该怎么写呢?小记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确定专访对象时,必须熟悉访问对象的大体经历和主要成就。这样,交谈时也就有了话题,便于提出问题,写作时也有助于文章的充实。采访前要搜集有关的资料,对人物的经历、事迹、性格、爱好、特点做初步了解;采访中必须注意抓住重点,发掘第一手材料,掌握必要的细节、引语和轶事,并深入了解人物的思想活动与精神境界。在可能的情况下,小记者还可以对被采访人物的亲友、同学、老师以及某些知情人进行补充采访,进一步了解采访对象的有关情况,同时对人物的自我介绍进行核实和补充。

第二、要善于发掘专访对象生活中的有趣的故事或独特的兴趣爱好,以便从多方面展现人物丰富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例如,山西省平陆县西街中学初一学生程若明发明了“多面黑板”和“果核刀”,荣获科技发明三等奖,被人们誉为“小小发明家”。《中国少年报》的记者在访问他的时候,追踪他的发明之路,从程若明同学决心为山区的老师减轻负担(一位山区老师要在同一间教室里,给两三个年级上课。一块黑板常常不够用,老师擦了写,写了擦,又累又不卫生),到他从书上及日常生活中得到启示——建楼房是为了减少占地面积,增加居住面积 。这样写来,文章细节具体,有说服力。

第三、要注意突出重点,勾画出访问对象的举止、神态和性格特点。《中国青年报》“人物剪影”专栏里有一篇《文坛一怪》的文章,文中写道: “他四十多岁了,高兴了就一个人在屋里又唱又跳,从床上跳到桌上,再跳下来;和朋友聊天,没有正形儿,常说出比小学生还幼稚的话,问出莫名其妙的问题来;在老学者们座上,他又俨然是个“小老夫子”,说话文绉绉;早饭吃什么,他记不住,常把帽子、车钥匙丢落,却能在诗歌讨论会上,不用讲稿侃侃而谈,大背《论语》、《人间词话》、佛经、苏珊·朗格和科林伍德的美学——甚至某页第几段都说出来,令听者目瞪口呆。文字不多,却活脱脱地勾画出当代文坛“怪人”——深通中国古典文、史、哲,能书、能画、能篆刻、能谱曲、熟悉戏曲的中年作家钱世明的形象。凡是熟悉这位“文坛怪人”的朋友们,读了这段文字,都说:“像极了!”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人物专访,内容一定要真实;引述采访对象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必须是原意,作者不能随意改动或发挥,无根据地拔高和添枝加叶是不允许的。所以,在专访时,要细心倾听,掌握尽可能多的第一手材料,时间、地点、人物,作品和数字等要当场问清楚并记下来,以免张冠李戴。文章写完以后,最好送采访对象过目,听取本人意见,以免文章发表以后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刘旅 摘编)


4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