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思路宜清晰,选材须精当 ——2107年江苏卷高考作文升格示例

发布时间:2018-01-17 浏览:308
分享


思路宜清晰,选材须精当

——2107年江苏卷高考作文升格示例


                            盐城 王淦生

【真题呈现】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人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文题浅析】

    2017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是一则典型的新材料作文题,命题者要求考生从“车”这“一斑”,窥社会发展之“全豹”,很接地气,让考生有事可叙,有情可诉,有论可议。虽说考场内的每位考生来到这个世界仅有十几年的时间,但他们可以清晰地回眸中国百姓借助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出行的历史,看到我们的祖国以汽车、火车、高铁的速度前进的事实。是的,车的变迁跟经济的繁荣、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扣住“车”的变迁,可以叙述精彩的故事,讲述家庭或个人的“交通史”;可以抒发真挚的情怀,赞美科技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可以发表真知灼见,探讨车与人、车与国、车与科技、车与环境的关系……但是无论表现什么主题、选择什么文体,都应记住:车,只是一种服务于人类、方便人们出行的工具,而不能成为炫富的资本、作恶的凶器和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罪魁!

    这篇作文立意多元,每位考生都不至于无处落笔,但写作时,最好从小处入手,尽量选取一个巧而新的角度,尽情展示你的思想、才华和积淀,把文章写美、写深、写透。

【考场原作】

    ​    ​    ​    ​    ​    ​车如流水情如月

                         江苏一考生

    我们都希望“车如流水马如龙”,而不愿“门前冷落鞍马稀”。从何时起,车变成了权贵奢侈的象征,我们又何时能回到信陵公子驱车进陋巷、流露真情的时代呢。(这篇作文的主旨是要表现“车承载了人间的真情”,可惜第一句中引用的两句诗与这一主旨很难扯上关系,而且一、二两句之间缺乏逻辑上的联系,需要调换诗句,以引出下一句的议论。)

    车本是我们的代步工具,但渐渐地,车变成了人们攀比的工具。人们流连于它琳琅满目的品牌,却渐渐淡忘了真情的传递;人们享受那份因为车而带来的虚荣,却将宝贵的真情渐渐掩埋。社会上富二代攀比豪车、平民百姓刮坏奔驰宝马街边痛哭的新闻屡见不鲜。为什么人们会把那份虚无的荣耀看得如此重要,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真情呢?

    当冉阿让把珂赛特从破旧的小旅馆中救出,把她抱上那辆颠簸的马车时,小珂赛特决定毫无保留地信任这位素未谋面的绅士并与他共度一生。而冉阿让也在车里决定永远收养这个孤儿,履行自己对她母亲的承诺。那个风雨交加的晚上,这辆车里流露的真情像是一支永不熄灭的烛火,一直闪烁到了今天。(这两段的顺序安排不太合理。因为作者本意是阐述“车原本是一种代步工具”,“车上承载着真情”,而今天“车成了不少人炫富的筹码”,“车上承载的是虚荣”,依照这样的思路,冉阿让救小珂赛特的故事应当放在这段议论之前叙述。)

    而现在这支烛火却被炫耀和攀比蒙蔽了,我们只看见了有价的虚荣,比车之风刮不停,马达震天响,标志多闪亮,不是鱼叉就是小马,胜利女神更轩昂,你说你开国产车?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物质大发展,社会大进步,人人在飙车,我们真的幸福吗?君不见,高速路上,多少轻狂少年成冤魂;十字街口,几许深心老者变骗子。车本为人服务,现有万千车奴伺候着车子,这是异化,还是荒诞?我们见证了时光的流逝,却忘记了不变的真情。而真情才是最珍贵的东西。(“几许深心老者变骗子”与本文主题有何关系?应通过议论阐明,或作删改。)

    史铁生有许多轮椅车,其中有的早已破旧,外观斑斑驳驳,而他却视若珍宝。他在《我与地坛》中写道:“第一辆车,是母亲东奔西走找人定制的……这一辆,是我第一次当上编剧,电影厂的朋友们凑钱卖给我的……”可见,留下的并不是车,而是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朋友对他的支持。不能扔的不是车本身,而是在车背后那无法割舍的深切真情。车是活动着的家,多少家庭的温馨,多少情侣的甜蜜,多少孩子的纯真……是车在为之遮风挡雨,为你留住深情。(严格地讲,史铁生的“轮椅车”是算不得“车”的,它只是残疾人的一种助行工具,跟拐杖的作用类似。所以,这一则材料最好重新选择,至少须借助议论加以说明。)

    车,见证了时光的流逝。时光匆匆,将一辆又一辆、一代又一代的车淘汰,它们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而永不消散的、一代代传递下来的是车上的真情。

    车不是虚荣的代名词,而是真情的载体。车会老旧,但真情永远不会消失。(为结尾点赞。言简意赅,主旨突出,如果能照应一下标题就更好了。)

【总体印象】

    文章围绕“车”与“车上的承载物”展开论述。强调“车上承载的”应该是“真情”而非“炫耀”和“虚荣”。开口不大,挖掘较深。但是,这篇文章的瑕疵也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文章结构安排的不甚合理和选材的不够精当。这影响了思路的缜密和结构的严密。

【升格意见】

    文章“基础”较好,升格难度不大。可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重写开头。换掉引用的诗句,改为更切合主旨的内容;同时,借助议论呈现出“车上真情”。二是第二、第三两段位置对调,使思路自然合理。三是换掉史铁生的轮椅车这一论据,换上名副其实的“车”。

【升格之作】

                      车如流水情如月

                        江苏一考生

    回望历史,不管是“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中表现出的两情相悦,还是“尔拂后车尘,我事东皋粟”里渗透的离别之思;不管是“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所蕴含的归隐之意,还是“车尘灭远道,道远安可忘”所体现的坚毅之心,人类重大发明之一的车——这一人类双足的延伸物,它缩短了人间的距离,加速了旅人的行程,承载着多少人间真情。(调换后的诗句更能与“真情”二字匹配,更易于引入文章的论题。)

    当“战国四公子”之一的信陵君驱车走进陋巷,低眉顺目无怨无悔地等待着寒士侯生的光临,我们终于明白,那虚席而待的车座正是礼贤下士的象征,那车上承载的乃是求贤若渴的真情。信陵君的虚席而待,千百年来,温暖了无数贤能之士的心。

    当《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把珂赛特从破旧的小旅馆中救出,将她抱上那辆颠簸的马车时,小珂赛特决定毫无保留地信任这位素未谋面的绅士并与他共度一生。而冉阿让也在车里决定永远收养这个孤儿,履行自己对她母亲的承诺。那个风雨交加的晚上,这辆车里流露的真情像是一支永不熄灭的烛火,一直闪烁到了今天。(信陵君一例内容的扩充和冉阿让一例段落位置的调整,使上下文之间联系更为紧密,全文思路更为顺畅。)

    可惜的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本作为代步工具的车辆又被添加上了不该有的“附加值”——很多情境下,车成了权贵们地位的象征,成了富豪们炫耀的资本,成为官二代、富二代们张扬个性的工具……而车上所凝聚的真情则被隐没在光怪陆离的奢华中。

人们流连于车辆琳琅满目的品牌,却渐渐淡忘了真情的传递;人们享受那份因为车而带来的虚荣,却将宝贵的真情渐渐掩埋。社会上富二代们攀比豪车、平民百姓刮坏奔驰宝马街边痛哭的新闻屡见不鲜。为什么人们会把那份虚无缥缈的荣耀看得如此重要,而忽略了人间最珍贵的情感呢?
  
当真情被炫耀和攀比蒙蔽,我们只能看见有价的虚荣:比车之风刮不停,马达之声震天响,标志多闪亮,不是鱼叉就是小马,胜利女神更轩昂……你说你开国产车?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物质大发展,社会大进步,人人在飙车,个个讲排场,可我们真的幸福吗?君不见,高速路上,多少轻狂少年成为冤魂;十字街口,总有“路怒”争道互不相让……车本为人服务,现有万千车奴伺候着车子,这是异化,还是荒诞?我们见证了车辆的更替,却忘记了不变的真情。而真情才是最珍贵的东西!(这两个议论的段落相连,说理更为透彻;个别语句的更动,使语意更明确,主旨更鲜明。)

    所幸的是,滔滔车流中,还有真情闪现,给我们希望,给我们启迪。杭州公交车司机吴斌,行车途中被飞铁砸中,他忍着剧痛,将大巴车缓缓停下,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艰难地站起来,告知车上乘客注意安全,却终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他把存活的机会,留给了车上24名乘客,而牺牲了自己年仅48岁的生命。宁波医生谢静忠,路遇交通事故,二话没说,就用自己的私家车运送素不相识的伤者到医院抢救,挽救了伤者的生命……在他们的车中,你感受到的是温暖,是安全,是家一样的关怀。

    车是活动着的家,多少家庭的温馨,多少情侣的甜蜜,多少孩子的纯真蕴涵其中。是车在为之遮风挡雨,为你留住深情。(调整后的事例,更温馨,更与“真情”相吻合,也与后面的这段议论无缝对接。)

    在历史的长河中,车如流水马如龙。车,见证了时光的流逝、时代的进步。时光匆匆,将一辆又一辆、一代又一代的车淘汰,这些车消失在岁月的长河中,而永不消散的、一代代传递下来的是车上的真情,它会如一轮皓月,高悬天空。

    车不是虚荣的代名词,而是真情的载体。车会老旧,但真情永远不会消失。(修改之后的结尾,总结全文,要言不烦,照应标题,诗意盎然。)

【升格感受】

    文章经过修改,主题更加突出,思路更加顺畅,选材更加精当,行文更加自然。可以纳入一类文中的上品。对这篇文章的修改也提示考生,在确定好主题之后,应当在构思和选材这两方面细下功夫。磨刀不误砍柴工,材料选成了,构思稳妥了,自然会下笔如有神。

1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