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扮靓凤头 先声夺人

发布时间:2018-01-15 浏览:236
分享

扮靓凤头 先声夺人

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 丁莹

    高考作文分值一般为60—70分,占据语文试卷总分160分的很大份额。作文的成败直接影响语文成绩乃至高考总分。所以写好作文对考生获得高考佳绩至关重要。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写好高考作文的开头,对提升文章的档次、获取高分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高考作文开头应该力求出语不凡,瞬间抓住阅卷老师的目光。这是由高考阅卷的实际情况决定的。高考阅卷任务繁重、工作机械、时间仓促。参加过高考作文阅卷工作的老师都知道,批阅一篇作文的时间在80秒上下,实际上,每篇作文的批阅时间又是各不相同的。那些“大路货”的作文批阅时间更短,而佳作和争议之作会多花上一些时间。网上阅卷,需要脑力视力上的付出,要想让你的作文吸引阅卷者的目光,让他认真、仔细地阅读,开头就要出语不俗,扮靓凤头。高考作文开篇必须肩负起点题、领起下文、夺人眼球的重任!

    开篇好是有章可循的——即做到“明”“巧”“简”。“明”,就是开篇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让人知道你想说什么,白居易曾主张“首句标其目”,开篇就要扣题,点题,开宗明义;“巧”,就是做到构思巧,入题巧,技法巧,语言巧,有文采,能充分展示作者的才思;“简”,就是要求短小精悍,要言不烦,让阅卷老师很快捕捉住作文话题及主旨。

    俗话说:文无定法。开头方式多种多样,考生在高考考场上可以尝试以下几种:

    一、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如果考生平时不以文采华美见长,语言质朴平易,开头就尽量选择“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方法,用简明的语言,或交代写作缘由,或揭示全文主旨,或直接进入情节。

    一位考生在写作考场作文《挑战高三》时,文章第一段只用了这样一句话:“高三,我向你递交一封挑战书。”语言简洁明了,具有照应题目、点明主题、总领下文之效。

    2017年江苏卷高考作文,以“车”为话题,内容相对宽泛。精巧切入,往往是成功的关键。有一篇颇受专家赏识的满分作文《车头车头是关键》是这样开头的:民间有句夸奖领导的戏言: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细想想,这句俗语真的很有道理。本人当然不是借此呼唤“明君”或“清官”,而是承认此言实乃真理——至少是局部真理:领导与车头,的确很重要。开头明确了文章的论述方向,单刀直入,迅速切入话题,入题自然而机智。

    再如2017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人生如路,快上车吧》的开头:总有人说,人生如路,或宽广,或幽闭;或平坦,或崎岖;或一片荒芜,或风景满路……既然人生是一条通往未知目标的路,那么承载我们走过漫漫人生路的,不过是那些各种各样的“人生之车”。文章以“人生之路与人生之车”的关系为由头快速切入,以个人的成长为线索纵向构思,将自己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一路写来,文笔轻松、思路明晰、情文并茂、广受好评。

    这类开头简洁明快、直截了当、立意鲜明,阅卷者读了这样的开头,就能立刻抓住文章的中心,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阅卷老师特别欢迎这种入题迅疾、开宗明义的开头!

    二、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这种方法多用于叙事类文体。作文开头,或描摹自然环境,或叙写社会背景,由此或引出人物事件,或推动情节发展,或烘托人物性格,或奠定情感基调,或渲染气氛……

    有一篇考场作文《母亲》,文章开头这样写道:公路两旁,树木枯黄。风吹叶陨,路面卧满了枯败的叶片,静穆,寂寥,幽冷……车辆驶过,躺在地面的枯叶,打个激灵便扑腾着追了上去,在车后急速地打着旋儿。随即便是噼里啪啦的一阵碎响和沙沙的坠地声。

    作文开篇的这段环境描写极为精彩,阴冷、衰败、萧索的环境,一方面为下文母亲的出场渲染了气氛,另一方面又衬托了母亲内心的悲苦和苍凉,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2017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第一次给娘买车》开篇也是景物描写:北风如刀割,雪花似盐粒砸向大地。此时,我便想起了独居老家的娘,想起了娘的老寒腿,便迫不及待地给娘去电话,电话里传来了娘嗫嚅的声音:“我……想……买……辆车……”这个开头不仅运用了自然环境描写,还运用了人物语言描写。天气情况的描写暗示了行走不便的母亲对车的需求,语言描写则凸显了母亲既想要有辆车又不好意思对儿子张口的矛盾心理。这样的细腻描写,把读者一下子带进故事情节之中,且巧设悬念,让读者对故事发展充满期待。

    开篇还可以描绘社会环境,借以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主题。如2017年江苏卷高考满分作文《车轮向前,心灵向慢》开头的描写:上世纪80年代,交通运输工具还不太发达,连拖拉机也很少,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养有牲畜,尤以马牛羊居多。这不单是农村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重要的家庭成员。这是典型的社会环境描写,为我们真实呈现了上个世纪末中国乡村以畜力车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慢生活”的历史背景。尤其是最末一句,饱含深情,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那段有滋有味的“慢生活”的留恋。

0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