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网站首页 文章详情

老师和家长是教育同盟的盟友

发布时间:2017-12-21 浏览:773
分享

老师和家长是教育同盟的盟友


按照学校安排,我和韩校长一组走访了七(2)班九个学生家庭。顺利完成了七个家庭的拜访,漫步在乡村小路上,轻风拂面、空气清新,心情特别舒畅。我很开心:这是个适合家访的日子!老天爷真给力,没有毒辣的太阳,一切都刚刚好。

然而,拜访最后这两位学生却颇费一番周折。

A同学留的手机号码是错的,地址也不准确。最后利用班级微信群联系上了他妈妈,电话里他妈妈说:“我儿子刚刚看到你车子开过去了,以为你们不来了,你们往回走,我在路边等你们。”A的家就在路边,小小的房子有点破旧,屋内收拾得干净整洁。A躲在自己房间看书,我拉他到外屋问他:“你怎么这么粗心啊?老师跟你反复确认过家长手机号码,怎么还是弄错了?”他妈妈急忙解释:“我让他没事别打我电话,估计他是真的记错了。”我感到有些异样,不由随口问了句:“他爸爸呢?”他妈妈:“我一个人带他,他没出生我们就离了。”原来,A和外婆两个人住在这里,妈妈在城里上班,周末才能赶回来陪他。看得出妈妈很爱他,也看得出妈妈生活得辛苦不易。妈妈很重视他的学习,但却不知道儿子需要什么。平时在班上活泼好动的A,一直沉默不语,低着头扯弄衣角;看着他,我没有勇气再去问他妈妈怎么没把孩子带在身边,是否已经有了新的家庭。这个自尊敏感的孩子大概并不希望老师知道他尴尬的家庭情况,所以故意给错了信息;那小小的身影在路边看着老师的车子从家门经过,有着怎样既盼望又害怕的矛盾心情,我无从得知。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对于B同学的家庭状况我是有心理准备的,开学短短几天的接触,我就发现了他是很“特殊”的存在:他“爱好”嘬衣领,身上穿的T恤印着各种公司的名称,领口都被他咬烂了一块;和他谈话的时候,他总是表现出一副很紧张的样子,问他家庭住址也说不清楚。韩校长不断询问路人,反复电话联系确认,终于找到了他家。果然,他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妈妈是四川人,在他一岁多就丢下他回四川了;爸爸常年在外游荡,这几年更是音信全无。因为家里的老房子拆迁,安置房还没建好,被暂时安排住在邻村,所以孩子说不清楚地址。B坐在我身边,依旧紧张得四肢僵直,听着爷爷介绍家里情况,谈他父母亲的事,面无表情。这是个父母双全的“孤儿”,被困在“贫寒、窘迫”里的幼小灵魂,从未感受过父母关爱的可怜孩子,也许“嘬衣领”是他缓解紧张寻求安慰的方式吧。告辞出门,一只猫慵懒地趴在台阶上,风大了起来,下雨了。

新的一周开始,孩子们的表现都不错,似乎和老师之间有了一些秘密和默契。下课了,A和他好友搂在一起嬉戏,B依旧咬着衣领在一旁看热闹;走出教室,外面阳光灿烂;“万物生而平等”,太阳总是公平的,梦想也是公平的,而希望一直都在,是不是?

这次家访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积极地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家访,并不是简单的例行公事,而是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行为的实践。从“告状”到“沟通”,从“关心”到“指导”,从上门服务到自觉反思,家访具有更新教育观念、改善师生关系、增进家校的理解和信任、完善教育艺术等多重效应。即使现代通信技术再发达,电话、电脑及网络再普及,家访还是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通过家访,一方面是增进家校的联系,另一方面要把有关家庭教育的方法教给家长,让家长知道学生的成长、成才与家庭环境、家庭结构、家长素质、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家访工作应该常抓不懈,这样才能更好地去了解一个学生,才能更好地开展自己的工作,才能体会家访工作的辛苦和快乐。(高邮市龙虬初中 王惠融)

编辑 刘旅

2

评论(0)